cmwong
发表于 2019-9-16 00:49:28
hannah_g 发表于 2019-9-14 07:25
咁唔知大師講乜啦…
可能係想講...打架...
win
发表于 2019-9-16 00:55:45
allpoogi 发表于 2019-9-15 00:44
戰亂中逃亡者,多是貴族。
(貧民身無長物,逃不逃無大分別。)
貴族多有機會讀書,言談亦是大家風範, ...
所以唔怪得文天祥家族會舉家逃難到深圳鳳凰建村
cmwong
发表于 2019-9-16 01:10:31
hannah_g 发表于 2019-9-14 07:32
係呀…座監係一個讀書好機會…
有義工去裡邊教學架...
allpoogi
发表于 2019-9-16 01:12:44
win 发表于 2019-9-15 02:39
哦,輕脣音同舌上音具體係點?舉例
古無舌上音:
舌上音是一種聲母。
某幾種聲母,發音時,舌會貼住上齶先。
以今之廣府話為例:
茶、多、退、左
以舌頭(最前部分)頂住上齶,叫舌頭音。
以後一滴部分頂住,叫舌上音。
古無舌上音,舌上音是從舌頭音分化出來的。
以今之廣府話為例:
展(今又寫作輾):「展轉反側」之「展」,音「剪」,但祖先教讀「典」,例「展床展蓆」。
囪:音「充」,是一條空心管,用來排煙就叫「煙囪」,普通一個用鐵造的會叫「鐵囪」,
但祖先教讀「通」。
(案:今人不知古無舌上音原理,多誤寫成「煙通」、「鐵通」,但「通」其實難解。)
另,我一直認為「怎」,我等口中讀「點」,例:「怎解」、「怎算」,但未核實。
另要多講一滴。
切勿以為「舌頭音」是「d」、「t」,而「舌上音」是「dz」、「ts」。
有此推論,是因我以廣府話為例。
「古無舌上音」,是古人論述中古時北方之現象,
但南方同北方各有發展路向。
allpoogi
发表于 2019-9-16 01:17:49
win 发表于 2019-9-16 00:24
你應該都睇過亞視綜合台卦?
看過無數次。
allpoogi
发表于 2019-9-16 01:18:28
win 发表于 2019-9-16 00:19
唔係,當距播舊片時就會寫歲月留聲,其他時間都無寫
啊,可能是大陸合併了此二臺為一。
cmwong
发表于 2019-9-16 01:23:57
hannah_g 发表于 2019-9-14 07:26
哦….咁架…..鼠鼠真係知大師心意…
回得多才明啫...
cmwong
发表于 2019-9-16 01:24:09
hannah_g 发表于 2019-9-14 07:26
做老狗都係希望….
老狗係好正面架...
cmwong
发表于 2019-9-16 01:24:21
hannah_g 发表于 2019-9-14 07:26
但點解佢仲咁肥架…
河馬邊減到肥架...
cmwong
发表于 2019-9-16 01:24:38
hannah_g 发表于 2019-9-14 07:26
除了水仲有乜玩喎…
仲可以打機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