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合格嗎, 如何決定身體才是合格
BMI測試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BMI(Body Mass Index)亦稱為「體重指標」,是用來評估體重是否理想和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標。
在19世紀,比利時數理學者 Adolphe Quetelet 提出「體重除以身高的二次方」的體重指標,在1972年研究人員Ancel Keys把Quetelet 的算式命名為「BMI 」,並引用其為量度過重和肥胖的指標,一直被引用至今。
由於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和體重變化較大,以上BMI計算方式並不適用,所以世界衞生組織另設指標來衡量兒童及青少年是否肥胖或超重。
https://www.calculator.net/bmi-calculator.html
BMI過高或過低有何健康問題?
無論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引致不同的健康問題,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死亡。
若體重過重,引致肥胖並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增加患上以下疾病的風險:
- 糖尿病
- 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
- 膽囊疾病
- 關節炎
- 癌症,如結腸癌或乳腺癌
- 抑鬱等精神或心理疾病
若體重過輕,會因營養不良而增加患上以下疾病的風險:
- 免疫功能受損
- 呼吸系統疾病
- 消化系統疾病
- 癌症
- 骨質疏鬆症
什麼是「新BMI」?
學界有人質疑Quetelet設計BMI公式時,單靠簡單的系統,並沒有電腦、計算機或任何電子設備,所以提出應利用現今科技來設計出更複雜的算式,有助以三維角度評估身體健康狀況。
於2013年,牛津大學數學教授Nick Trefethen提出新的BMI算法:
BMI = 1.3 x 體重 (公斤) / 身高 (米)2.5;或
BMI = 5734 x 體重(磅) / 身高(吋)2.5
Trefethen 承認人體結構十分複雜,未必能用一條算式計算出來,但他相信新的BMI算法能更準確地評估出人體形狀和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