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Q312 于 2013-11-5 14:10 编辑
香港人1949年开始都是听收音机的 丽的呼声电台
直到1957年 丽的映声开台 香港人开始收看电视节目
以下来自雅虎的杨小姐提供
无线电视开台 1967年 彩色广播
翻《華僑日報》在1967年11月16日對無記開台的報導,不難發現其著力於「頻道」(channel) 的重要性。「頻道」(channel) 並不僅指語言(language)/類型(genre),在節目編排的範疇內,它還多樣包括經營、接收方式諸類。而無記在自身專刊內,挾著採用超高頻(UHF)及六二五彩色畫面和接駁天線後能免費收看兩大優勢,在先天便把當時400掃描線的黑白廣播和以收費形式播映的麗的比了下去。
1968年首播的超人吉田为彩色广播
以下来自雅虎狂兄
1957年 丽的电视开台麗的才是香港第一個電視台。麗的可分為「麗的呼聲」和「麗的映聲」,前者在1949年3
月22日由英國公司Rediffusion設立電台,後者在1957年5月29日正式以有線啟播。月費
25元,在五十年代屬於中產玩意,節目內容有粵劇、新聞、園藝、體育消息等。
957年5月29日,麗的呼聲以400萬元資本創辦的電視台正式成立,名為「麗的映聲」,為香港第一家電視台。麗的映聲以有線黑白廣播,只得英文台,每戶安裝費為25元,租機費為每月45元,收看費每月25元,當時睇電視根本是富貴人家的專利,電視機是富豪家居必有的裝飾品。1963年,麗的映聲中文台成立,由鍾啟文擔任中文台總監,在他的本領下,製作不同類型兼多元化的電視節目,除粵語配音西片外,還自製不少劇集。四五年間,鍾啟文把麗的搞得有聲有色。與此同時,西德、日本等國製造的電視不斷運到香港,款式新穎,畫面清晰,售價較平,只要幾千元就可買到一部,中產及小康家庭都有能力購買電視機,於是麗的的用戶人數以倍數激增,由開台的幾百戶,增至1968年的十萬戶。當時TVB尚未開台,麗的獨市生意,沒有競爭對手,用戶當然激增。 1967年11月19日,香港第二家電視台「無線電視TVB」正式啟播。這間電視台,不但無需月費,且無線兼彩色廣播(1972年TVB才全面彩色廣播),當時每座公共屋邨只需一條公共天線,普通大廈或單幢房屋安裝一條魚骨天線,一插電掣就可清楚睇到,簡單方便。當時的麗的,依舊是有線兼黑白廣播,用戶因而大量流失。但這班保守的英國人高層,還認為TVB根本無可能打低麗的。TVB一開台,麗的已經「預輸數」。如果當年麗的高層能正視現實,當年立即以無線廣播,就仍有一日與TVB競爭。
1968年的《太空复仇》为黑白广播 認為要把麗的,由有線轉為無線,由黑色轉為彩色廣播,才能與TVB作一長線競爭。1973年8月10日,香港政府宣布增發兩個十五年期的新無線電視台牌照,其中一個兼有中英文台牌照,由麗的呼聲有限公司投得;另一個只得中文台的牌照,就由以商業電台為首的財團投得,即後來的「佳視」。麗的投得牌照後,立即著手進行無線廣播工程,把舊有設備改裝及補充,1973年11月1日,宣布停播一個月。就因停播這一個月,令不少睇開麗的的觀眾,轉看TVB,TVB的「慣性收視」,由此而來。麗的日後更無法與之競爭。 1973年 丽的开始彩色广播
1973年12月1日,無線兼彩色廣播的麗的電視正式以新面貌和觀眾見面。為紀念當日盛事,麗的電視還是英資時代,都以每年12月1日為麗的電視台慶日
麗的電視雖開播,但由於優質的發射站早於被TVB搶走了,只剩下一些較次級的發射站供麗的選擇,且各大廈天線有利位置也早被TVB搶去了,所以麗的經常都雪花紛飛,幪幪查查,觀眾無癮而轉看TVB。況且當時的電視機,不同今日是搖控選台,而是像收音機般扭台,且非常麻煩,通常每部電視一扭台就清楚睇到TVB,要扭很久才是麗的電視,好多觀眾嫌煩都只睇TVB,也形成了一班「TVB死忠派」,這是麗的長期吃虧的重要原因之一。
麗的映聲廣告. 麗的映聲在1957年5月29日開台時僅
有一個台, 以英文節目為主, 中文節目為輔; 直至1963
年9月30日才將中文台獨立出來, 正式成為全港第一個
中文電視臺. 麗的映聲開台時, 安裝費25元,自購電視
機月費25元, 租用電視機月費55元. 那時租用電視機,
大機按金一千港元, 細機減半, 一千港元按金可說是
極其昂貴, 所以直到60年代初電視在香港絕對是小眾
娛樂.
50年代看電視的確是上等人的專利 (開臺之初麗的映
聲先在山頂區鋪綫, 後來才發展到其他地區, 原因很
簡單, 住山頂的的差讯嗲逡簧是外國人, 麗的映聲
所提供的節目以英語為主, 當然先主攻山頂). 50年代
香港人平均月薪训100元, 要每月拿55元出來作娛樂
費, 簡直是不可思議
60年代一部電視機的價錢著實太貴, 普羅大眾根本買
不起, 麗的電視為了提高用户, 因此推出映租機服務.
圖為六十年代後期的出租電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