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407
- 精华
- 1
- 冰点
- 2387
- 阅读权限
- 255
- 主题
- 1554
- 回帖
- 108008
- 在线时间
- 1354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0
- 最后登录
- 2025-10-5
签到天数: 386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管理员
     
- 回帖
- 108008
- 雪点
- 22451
- 阅读权限
- 255
- 在线时间
- 1354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0
- 最后登录
- 2025-10-5
|
发表于 2017-10-24 15: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i008 于 2017-10-24 15:41 编辑
廣州話,又稱為廣東話,四鄉則有廣府話、粵語、廣東省城話之謂,相傳起源於廣信(即梧州及封開一隅),而今多奉作廣府話之圭臬。學界所指廣州話,乃現時香港及广州所講之粵語,主要通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澳門、粵東、粵西(局部地方現今闢為廣西之屬)、南洋與及外洋唐人街。
粵語學者以廣州城內音作為正宗廣州音,但廣州話其實包含城內音、西關音、番禺音,廣州音字典對佛山、中山口音也有少量收錄,視為「俗音」。粵語代表音的制定都取自粵語廣州音,粵語及粵音字典多從廣州音,廣州音被認定為粵語的代表口音。
香港粵語是香港地區使用的廣州話。長久以來,香港對當地的廣州話口語並沒有正式的名稱,民眾最常稱之廣東話,而香港官方則稱之為粵語。1970年代之前,香港地區的廣州話混合了多種地區的粵語口音,如媽姐按順德音叫成馬姐,但傾向以廣州話為準。1980年代開始,香港廣州話口語的標準稱謂,廣東話比廣州話及白話等名稱較普及。以前習慣稱廣州話做廣東話的人主要是外省移民(包括臺灣),他們將粵人的廣州話稱為廣東話。
香港粵語口音標準主要源自廣州話,加入了香港本地的文化,慢慢地形成為具有香港特色、以口語為主的語言。由於香港為英國統治150多年,英國將大量英語詞彙帶入香港,香港人亦早已習慣中英混合使用。粵語是香港的法定語言之一,政府內部溝通以及發佈消息也以廣州話與英語進行,廣播媒體大部份設有廣州話頻道。雖然港式廣州話使用者眾多及覆蓋面很廣,不過港式廣州話只當作一種廣州話口語變體,即使香港有所謂粵語正音運動,但仍未作為口音標準。另外,由何文匯博士所發起的粵語正音運動,提倡根據宋朝《廣韻》一書中的切韻方法,恢復當時的讀音,由於該運動得到各大電子傳播媒介及香港政府部門的支持,致使香港社會普遍對某些詞彙的發音與廣泛的珠江三角洲粵語系地區產生脫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