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750
- 精华
- 0
- 冰点
- 67
- 阅读权限
- 150
- 主题
- 93
- 回帖
- 134516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564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10-30
- 最后登录
- 2025-10-16
签到天数: 27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超级精灵王☆★
懶之練精術師
   
- 回帖
- 134516
- 雪点
- 830
- 阅读权限
- 15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564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10-30
- 最后登录
- 2025-10-16
|
发表于 2019-9-16 01: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無舌上音:
舌上音是一種聲母。
某幾種聲母,發音時,舌會貼住上齶先。
以今之廣府話為例:
茶、多、退、左
以舌頭(最前部分)頂住上齶,叫舌頭音。
以後一滴部分頂住,叫舌上音。
古無舌上音,舌上音是從舌頭音分化出來的。
以今之廣府話為例:
展(今又寫作輾):「展轉反側」之「展」,音「剪」,但祖先教讀「典」,例「展床展蓆」。
囪:音「充」,是一條空心管,用來排煙就叫「煙囪」,普通一個用鐵造的會叫「鐵囪」,
但祖先教讀「通」。
(案:今人不知古無舌上音原理,多誤寫成「煙通」、「鐵通」,但「通」其實難解。)
另,我一直認為「怎」,我等口中讀「點」,例:「怎解」、「怎算」,但未核實。
另要多講一滴。
切勿以為「舌頭音」是「d」、「t」,而「舌上音」是「dz」、「ts」。
有此推論,是因我以廣府話為例。
「古無舌上音」,是古人論述中古時北方之現象,
但南方同北方各有發展路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