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379
- 精华
- 0
- 冰点
- 82
- 阅读权限
- 130
- 主题
- 73
- 回帖
- 42231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42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12-3
- 最后登录
- 2025-10-4
签到天数: 92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精灵王☆
    
- 回帖
- 42231
- 雪点
- 35473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42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12-3
- 最后登录
- 2025-10-4
|
本帖最后由 ishida 于 2021-10-13 22:05 编辑
唔好意思,回看了之前的記錄,發現原來我漏了看這個問題,導致我現在才回答,請您諒解~
是這樣的,你說的“學校缺乏藝術教育”,我特別想起我哋80後、90後嘅好多遭遇——“體育、藝術科老師愛生病”,導致了我們這代人也存在很多這樣的問題,對音樂完全不懂,五音不全、認為西方古典音樂是“噪音”、認為西方的聲樂歌劇是“鬼叫”...還有就是看不起藝考生的怪現象,這些都是可怕的問題遺留。不過如果放到60 70後,佢哋嗰代可能更加不太重視,只是作為課外興趣咁。可能而家呢個問題會改善好多....
和現在的95年以後出生的孩子、00後來看,我覺得這些孩子更加幸福,大把從小可以接觸鋼琴。若是一個工薪階層家庭,會捨得給孩子購買鋼琴學習,或者同時學習小提琴/大提琴、民謠結他之類,培養孩子的藝術情操的確不少,而且這些還是獨生子女。(而家的工薪階層來說,購買檯珠江直立式都基本上唔係大問題,現在價錢需要兩萬蚊了,前幾年仲係一萬五千幾以上,而家已經昇到兩萬了)..但如果係一個二三胎家庭來講,重真係有啲壓力,我雖然都見過家庭兩個孩子都學習鋼琴的那種...但是即使這樣來看,其實內地的教育水準仲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尤其是保守的教學是不支持孩子學習即興演奏,從而造成在一定程度上“損失興趣”,再仲有就係國內的孩子的情況你都明白,一到學業繁重的情況下,中途停止而生疏都唔少。
每年有幾多家庭購買的鋼琴不得不閒置,唉...
(我覺得我哋好脆弱,無法好似日本的學生咁堅持落去自己的興趣,日本的初中高中即使到了初三和高三,部活動都始終冇停止過,而且學校週六日係休息,學生要補習係必須去補習學校上堂。)
而家好多80 90後成年之後,選擇反對傳統觀念,用自己的經濟能力去實現自己的童年夢...
我覺得,其實學習一門樂器,都已經係一個良好的開始...
內地的考級證書,只在內地才認可,去到香港不認可的,香港認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考級(ABRSM)和倫敦聖三一學院的文憑,而且呢兩個文憑喺國際上係認可的,去到星嘉坡人家都認英皇和倫敦聖三一。
唉,講到離題了,唔好意思。講到底,的確就係因為呢啲原因,造成了我哋嚴重缺乏對音樂的真正認識,以為好似抖音嗰啲、流量明星嗰啲就係IN嘢,其實係反而令大家走向低等、九流化,走向愚昧嘅開始....我覺得呢度而家所謂嘅“潮流”,都唔少喺度引導緊大家走向愚昧。
你重記得十幾年前嗰陣時啲網絡歌曲吧,就係因為嗰陣時嚴重缺乏音樂人才,再加上唱片公司要賺錢,於是就濫造呢啲嘢,
而且鍾意聽呢啲嘢嘅人,基本上就係你都講啱咗——嚴重缺乏良好的音樂熏陶的人。
我諗起有個網友講過咁樣一句好諷刺嘅話:接受過“高等文化”嘅人,係好唔願意選擇去“執垃圾”嘅。
|
|